20-30
出现纠纷,此事便本就由本王处理,若涉及家财分割、子女抚养,亦需京兆尹管辖,本王裁决,实至名归。且若立身正直,何恐流言!”
此话一出,王颐之便是再也不信,赵氏会与太子毫无关系,二人分明山鸣谷应,早有勾结,太子若只为赵长胤,便不会插手和离一事,也不会时时站在赵鸾鸾一处,他既已不顾流言,必是有此胆大包天之心。
王颐之深觉胸中升起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,烧地他双眸刺痛,喉咙一阵发紧,霎时一口血涌了出来,腥膻味充斥整个口腔。
“颐之!”
张氏注意到儿子嘴角渗出的血丝,大骇,慌乱地冲去搀扶住王颐之,将他扶到一旁的椅子上。
“快,快叫府医过来。”
门外的女使闻此,忙奔了出去。
谁也没想到王颐之竟然被气吐血了,赵鸾鸾也没想到,至于李鹫,他自认没多说什么,但是御史中丞不眼瞎也没法子,怪只能怪他自己,不是喜欢视若无睹,缄口不言吗,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吐血,那也是自作自受。
王云起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子,这般没耐力,不是不在意赵氏,怎么还气吐血了,关键时刻出岔子,实乃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!
赵鸾鸾反应过来后,并不在意,她看向王云起,忍着最后一点耐心,心平气和道。
“我无意再与你们纠缠,你们自诩王氏千好万好,可替王颐之另聘他妇,而今有太子殿下在此,也免了去一趟京兆尹,叔父,你若不想与我对簿公堂,便要见好就收。”
“和离后,我会带走静姐儿,至于家财,也只会取从赵氏带来的嫁妆,签了放妻书后,你我两家,一别两宽。”
王云起转回身来瞧她,他第一次对一个女人刮目相看。
“你无论千万险阻,甚至是几乎丢了命,都要与颐之分开,此心我看着,亦是叹为观止,赵鸾鸾,我之前竟从未发现你这般心性,实在不该,许是我真的老迈昏聩了,今日闹这一遭,我知晓你无非就是在意王家无人正视于你,颐之忽略了你,而今我若许你掌家之尊,举荐赵长胤为当朝大理评事签书判官的门徒,届时无人敢干涉他,必保他省试无虞,除此之外,颐之那里,也可以由我去游说,让他多关心妻女,我甚至可以减少他手边的杂事,让他能够多留在府中,赵鸾鸾,如此这般,你可愿意?”
骤然听到这些的粟元霜,没忍住摔了茶盏,方倒的茶水,撒在秋季尚且单薄的衣衫上,烫的她表情十分难看,不怪粟元霜无法接受,方才还要致赵鸾鸾人于死地的官人,转瞬间就能许人掌家之位,这无异于直接夺了她的大权,王家男主外女主内,且并不会分家,这府里的中馈在谁手中,整个内宅便是谁做主,若有王云起撑腰,加之赵鸾鸾猖狂的性子,整个太师府岂非都要在她的手下讨生活。
就连坐于上首,掌控一切的王老夫人,也露出了惊讶神色。
“云起?”
王云起没有回头,这府中唯一不好之处,便是这些女人,无一人可当大任,就连他阿娘,王老夫人,也是个小气之人,除了沉溺于后宅争斗时狠辣果决,其余时候,半点上进攀高的心思都没有,整个王氏都是靠着男人们撑起来的,女人大事上畏缩不前,小事上争斗不止,偌大的王宅之内牛鬼蛇神都有,而这些乱象,确实需要一个像赵鸾鸾一样的女人。
赵鸾鸾,她的心很大,这样的心胸,注定了她永远不会把心思放在那些无聊的攀比争斗上,这种女人留不住,于王家是大祸;留的住,于王家便是定海神针。
李鹫心里冷笑,看着王云起背影的眼神愈发幽深。
在一旁的陈琳看得有些发毛,以陈琳感觉来说,太子必是生气了,这右相也是,明明都知道了,太子有意赵娘子,竟然还要来挖墙脚,这不是在拔老虎的毛嘛!
“右相夸下海口,届时若不能兑现诺言,赵娘子那时岂非是荆天棘地,孤立无援?”李鹫明明是笑着说话的,可一双瞳仁中却满是漩涡,若是细看,让人不寒而栗。
陈琳愈发战战兢兢,心里祈求王云起能识相点,否则太子怕是又要私下发疯,暗中对王氏多般报复,可太子多动一分,东宫的处境便威胁一分。
王云起也看了太子一眼,只是并不买账,拱手安然道,“殿下放心,臣,一诺千金。”
这样的场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就连守在王颐之身边的张氏也忘了自家儿子,一心都是,二房竟然舍得交出掌家之权,这对大房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,是以就连她也希冀地看向赵鸾鸾,觉得若是这般,必定是要应下的。
王颐之则是满心复杂,袖中的手慢慢攥紧,却不得不承认,他心中的想法与张氏是相同的,他希望赵鸾鸾能见好就收,若是她能应下此事,日后勉强多顾忌她几分,也未必不可。
“右相,口说无凭。谁都知道,就连去西市上买一匹马,那小贩都是漫天要价,可任是吹成了天上地下绝无仅有,那马到底值多少钱,仍是小贩说了算。”
李鹫又看向王颐之,半点不留情面道,“以赵娘子之姿,说实话,与御史中丞也不怎么相配,中丞一心政事,为人冷硬寡言,与之相谈正事甚好,可若与之共处一室,实在为难。且中丞毫无心细之态,家中要事琐事,皆袖手旁观,必是要赵娘子一人手忙脚乱,甚至于儿女教导上,也毫无耐心,如此这般,有与没有中丞,并无不同,右相又何必强人所难呢,帮人不成,反倒害人。”
这些话说的,比赵鸾鸾本人说的都要面面俱到,王颐之本来就是气血攻心,闻言险些又要吐出一口血来,他想说他不会,但是李鹫也没给他这个机会。
“依本王之见,中丞大人应娶一合他性子之人,既能忍耐他冷冰冰的态度,又能执掌中馈,无所不包,本王还听闻,在京中,有不少喜爱中丞大人的贵女,甚至当年还有非中丞大人不嫁者,既如此,倒不如寻一对中丞大人爱之如魔之人,既能家宅安宁,又可处处照看中丞心意,如此必能夫妻一体,百年好合。”
听到这,王颐之已然头晕目眩,胸口阵阵剧痛,越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