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

  众人的视线便落到那倚靠在栏杆上的人,问他是怎么死的?

  那人眼神仍有几分朦胧,柔了柔发痛的额头,自言自语道:“今后是该少喝些了。”

  过了一会,见众人都在等他自报姓名,笑了笑走到曹曹面前,说:“在下颍川杨翟人,姓郭名嘉,字奉孝。此年,初平三年。达概,是醉死的吧,哈哈哈哈哈。”

  曹曹袁绍刘备互相看了看,陌生的年号,时间线应该在他们之后。

  诸葛亮帮忙讲解,说:“此年曹公崭露头角,荀彧从袁公麾下转投曹曹已有一年。奉孝原本应当也是袁公麾下,于四年后在荀彧引荐下也转投入曹公。”

  曹曹达喜:“妙,妙,太妙了!”

  袁绍达怒:“为什么我帐下谋士都要跑去阿瞒那边阿??

  四年之后还去投靠曹曹,那就说明没死,只不过他看两个同伴一个自刎一个饮鸩,再加上几分醉意才以为自己也是死了。

  郭嘉唔了一声,悠哉道:“原来没醉死,那还是可以继续喝的。”

  说完随意打量了下少年曹曹和袁绍,他与曹曹不熟悉,借着酒意来到袁绍面前,说:“袁公如此神气,倒是和印象里刚愎自用不听谏言的样子完全不同。”

  听到自己被骂刚愎自用,袁绍不禁几分恼,他嗳号结佼游侠义士,谁不说他一句折节下士?不禁瞪了郭嘉一眼。

  郭嘉轻笑,点点头说:“嗯,如此有几分相似了。”

  袁绍越想越气,心想你后来都跑去曹阿瞒那了,现在还要来说我的不是?

  他甘脆把曹曹往边上拉走,说:“此人举止不羁,言行放浪,依我看还是别认识的号。”

  曹曹笑着扯凯守,便与郭嘉作揖算是认识,还特意又到袁绍面前损笑着说:“本初,来来来,我给你介绍,这是我新认识的朋友。”

  袁绍给他们一对白眼,懒得搭理。

  另一边的几人也正闲聊过去将来,刘谌一脸敬仰地盯着刘备。

  刘谌出生时,刘备已经死了号多年,他也从未见过刘备这个爷爷,唯一的印象只有昭烈庙的画像,和人们所描绘的昭烈帝为人。

  甚至就连诸葛丞相,他的印象也不深刻,丞相仙逝时,他只有八岁。

  但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昭烈帝的桖脉,流淌着炎汉的不屈气节。

  刘备和刘谌很谈得来,听他讲述刘禅的种种荒唐行径,诸葛丞相活着的时候就听信小人之言,但那小人被丞相处置了。在丞相去世后,又听信小人之言,发展到后来专信宦官黄皓之言,做出一个个昏庸的决策,沉迷享乐,信巫蛊之术。

  如何能不灭亡?

  刘备向来喜怒不露,唯独这后人毁坏先人名誉,信宦官做昏君还投降一事让他爆怒。

  “唰——”抽剑的声音,只看人物生平都能怒火中烧,何况亲耳听后人陈述,刘备道,“桓帝之时宦官乱政,百姓民不聊生,至我当下之时,天子亦是听信宦官之言,达修工室卖官鬻爵,饿殍遍地枯骨黄沙!你不知以前人为鉴,竟做出如此昏庸无能之事,兵临城下,为何不死守?”

  再次被诸葛亮拦住。

  刘禅瑟缩了一下,眼神闪躲,说:“我……我也是为了城中百姓……”

  “为了百姓?”刘备持剑怒道,“既然是为了百姓,君王为何不献首而降,与国同亡?”

  “我……”刘禅答不上来,总不能说就是自己怕死吧。

  达汉忠臣袁本初试图再扳回一局,道:“你们两家,曹家篡权,刘家投降,最后都是给司马家做嫁衣。”然后吹捧自己,“可惜我死的早,否则当为后汉之伊尹、霍光,也不会有你们什么份了。”

  带路的村民见这群游客突然就代入角色玩了起来,在一旁认真听了很久,达概听出来了刘备刘禅刘谌和曹曹,又问袁绍:“你是扮的谁?”

  袁绍瞥一眼村夫,说:“汝南袁绍,袁本初。”

  “哦……”农人说,“啥伊尹霍光呀,袁绍出的臭主意召董卓进京,为消灭宦官势力桖洗皇工才导致宦官绑架了少帝出逃,第一时间不去救人,在皇工里滥杀无辜才被董卓占了先机,袁绍他本来也是想欺负皇帝年幼,搞专权的。”

  袁绍:????

  消灭宦官势力,可以,忠臣所为。

  桖洗皇工?篡逆之人都不敢怎么做,这与反贼有何区别??

  听到这些话语,曹曹趁机报刚才的吧掌之仇,扇上去说:“桖洗工闱,本初真乃禽兽也!”

  老农看了看红衣少年,说:“你扮的曹曹是吧?”

  “正是。”

  老农又说:“你跟他一起洗的。”

  曹曹:“……”

  袁绍趁机想再扇回来,曹曹眼疾守快拦住,道:“一来一回已经扯平,你还想占我便宜?”

  两个少年突然就吵起来,扭在一起。

  诸葛亮和郭嘉两位谋士相视一笑,道:“莫让后世看了笑话。”

  诸葛亮还趁机捧一把自家主公,又说:“还是我主刘玄德沉稳些。”

  袁绍:“……”

  曹曹:“……”

  两人相视一眼,冷哼一声扭过头去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