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-250

emsp; 见安室透露出想要骂人却又硬生生地克制住了的表情,工藤新一当机立断,选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:“你们谁来?”

  “我来吧。”

  赤井秀一知道这是工藤新一想要转移安室透的注意,立刻向KP申请了骰子,不给安室透生气的机会。

  【行,可以,赶紧的吧。 】

  KP爽快地发了骰子,赤井秀一甚至没有把那对石头给捂热,就直接将它们丢到了地上。

  【侦查检定1d100(检定/出目):65/55成功】

  【这是一个曾经被人使用过特殊魔法封印的地点,赤井秀一对于这种魔法并不熟悉,但是根据你肉眼的观察,你可以看见这附近有被人特意掩盖过的足迹,这个足迹通向两个方向,一个是刚才的采石场,另一个则是村子。 】

  这个信息似乎没什么用。

  “应该就和我们推测的那样,有人破坏了封印,拿出了石像后放到了采石场,故意让在采石场开采巨石的村民破坏了石像,而自己则是在放下石像后立刻逃离现场。”

  工藤新一推理着这个过程,似乎察觉到了问题:“可那个人是怎么知道石像被封印在这里的?又是怎么知道石像一旦被破坏,现场的所有人都会去世的?”

  关键是,这个村子里,又有谁和这些村民们有这么大的仇恨?

  不是说村民的行为不足以招致这种灭顶之灾,恰恰相反,这积年累月的罪恶,让他们死不足惜——可问题是,被容纳到村子里的外人都被村民们用特殊方式给同化了。

  这些外乡人如今自认是村子的成员,又变得和这些失去了脑子的村民们一样“开朗热情没有阴霾”。

  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们真的会对村民们动手吗?

  还是用如此恶劣的方式。

  “现在在这个村子里还保有理智的除了我们之外,只剩下米·戈和诺亚了吧。”

  工藤新一不愿怀疑一个孩子,但前提是,对方真的只是一个孩子。

  即使诺亚拥有一个孩子的样貌、即使诺亚在第一次和他们接触时就哭着喊安室透爸爸,但从之前的对话来看,他明显还怀有独立自主的人格。

  也就是说,诺亚在他们面前表现出的孩子的一面,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。

  如果他的脑子从始至终都是清醒的,那此刻这个孩子的身躯中,装的可能是一个30多岁成年人的灵魂。

  工藤新一曾经也经历过这些,不过和诺亚不同,他是骤然从高中生变成了孩子,并非以孩子的身躯在这个村子里度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岁月。

  他无法想象在着将近三十年的时光中,诺亚的心灵与灵魂将会变成何种姿态。

  “我更倾向于是诺亚。”

  赤井秀一和工藤新一拥有相似的观点,但是理由却并不一样。

  “虽然米·戈很可疑,但我不觉得他会在和我们合作后,还会再选择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离开这个村子。”

  先不提米·戈知不知道昌格纳·方庚是什么样的旧日支配者,赤井秀一不太相信能说出“脑子是个好东西,建议所有人都有一个”的米·戈会做出这种蠢事。

  破坏石像放旧日支配者出来,对他有什么好处?

  完全没有任何好处。

  甚至会让本就糟糕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。

  “我也倾向是诺亚。”

  安室透这会儿也已经缓过来了,他做了几次深呼吸,冷静地做出了最符合常理的判断。

  虽然诺亚曾抓着自己的裤腿喊他爸爸,但是他也并不会因此而无条件地相信这个便宜儿子:“有没有这样一个可能,放在库玛丽神殿的笔记本,其实是诺亚做的?”

  宫野志保正想说诺亚不是普通孩子,没想到就听见这些人接二连三的分析,此刻安室透的话更是让她直接转移了注意力:“你的意思是?”

  “那个笔记本是他父亲的东西,难道他的父亲……呃……”

  “托马斯。”

  赤井秀一在一边小声提醒。

  安室透瞥了他一眼,也没说什么,就自顾自地说了下去:“托马斯既然肯带诺亚来这里,就说明他还是有将这些神秘事件告知给诺亚的意愿的。或许在旅行的过程中,诺亚已经从他的父亲那里知晓了笔记本的内容,或者解读的方式。”

  “再说了,从小寄养在其他人的家里……这也是诺亚的一面之词,或许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到处跑,也未可知。”

  “这个笔记本是从原版抄录后,被改写过的内容后又经历了好几手的手抄板。”

  宫野志保突然开口,向他们提供了一个从KP那里得到的、绝对真实的信息:“根据KP的话,如果要解读原版全文需要68周左右的时间。如果是破译手抄版的话,时间应该会更短一些吧。”

  工藤新一眼睛一亮:“68周,差不多也就是一年半。哪怕是原版,只要诺亚掌握了些许的解读方式,经历了30年,怎么也应该将这本笔记本全部破解了。”

  他们是在库玛丽神殿的坐团下发现的笔记本,但并不意味着这本笔记本30年来一直被放在那里吧?

  很有可能是保存着理智和记忆的诺亚发现他们去而折返,于是悄悄地将笔记本放在库玛丽的坐垫下、等着他们发现。

  宫野志保点点头,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