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

  晏决明:“……”

  刚刚冒头的欢欣与自得,瞬间像霜打蔫的茄子,委委屈屈地缩在脚边。

  “沈烁那小子有什么好讲的……”他酸溜溜地嘟囔。

  程荀将他按到椅子里,叉腰问道:“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是沈焕的弟弟了?”

  晏决明难得看到她这副兴师问罪的模样,忍不住想笑,心里那点不情不愿的怨气也消失了。

  他整整袖子,好整以暇道:“从你第一次写信提及这人,我便去查了。”

  他说谎了。其实,早在程荀与沈烁在码头初遇后,虎三爷写信时提了一句那日的情形,晏决明便将这人惦记住了。

  当时他暗中调查沈烁,不过是担心这人将来起了坏心、为接近虎三爷利用欺骗程荀,所以顺手查查他的来历罢了。没想到,最后发现他竟是沈家当年那个遗腹子、如今沈家唯二的男丁。

  那时他正忙着去西北投军,只来得及在临走前匆匆写信,吩咐冯平此后多加注意此人。出乎意料的是,之后居然在军营又碰到了沈家人。

  程荀对他在背后的动作全然不知,听后只埋怨道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呢?”

  “他自己不愿说,又何必我多言呢?”晏决明理直气壮道。

  只要确保这人不会伤及程荀,便是再不喜欢沈烁,他也不屑于做在背后戳人痛处之事。

  程荀想了想,也是,晏决明向来不会在这种事上多嘴。

  晏决明起身给她倒了杯茶,递到她手边,茶汤澄澈、热气缭绕。

  “你之前说,沈烁的兄长沈焕,在军中无人不晓?那他如今官职如何?”程荀好奇问道。

  说起这个,晏决明收起玩笑的心思,正色道:“沈焕此人是个将才。无论武艺、谋略、心境、还是品性,在军中都是一等一的。”

  他虽不喜沈烁,可方才饭桌上对沈焕的评价,却是全然真心的。

  程荀难得见他如此不吝啬地夸赞某人,捧着茶杯,稀奇地看着他。

  “只是,纵是他有再大能耐,仅沈家出身这一点,他就出不了头。”

  晏决明语气中难掩遗憾。

  沈焕如今三十有三,身强体壮、经验丰富,既不会鲁莽轻率,也不至于保守陈旧,正是一个武将建功立业、大展身手的年纪。

  可因为沈家之故,他如今只能当个五品守备。

  ——甚至就连这紘城守备的官职,都是晏决明杀死鞑靼王以后,在写回京城的战报中模糊了他的姓名身份,特意为他讨来的。

  程荀听后,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。

  “其实,当年之事也怪不到他们头上。他们那时才多大啊……”

  晏决明轻轻摇摇头:“阿荀,只要他们身上流着沈家的血,曾经享受过沈家的荣华富贵,便逃不开这份罪责。”

  程荀一时无言。

  “不过。”晏决明一顿,若有所思道,“当年之事,或许还有些蹊跷。”

  “蹊跷?”程荀立马反应过来,“你是说,当初后方粮草援军迟迟未到之事?”

  晏决明与她说过,当初天子迟迟未判决胡瑞,就是为了从他这个当时的运粮官嘴里撬出线索。只可惜,义父孟忻在天牢里待了一夜,只得到了胡瑞自尽的消息。

  “其实不止。”

  晏决明压低声音。

  “沈焕之前与我同在神影骑,我们关系不错。他与我说过,当初沈家接连战败,一是瓦剌暗中与鞑靼结成盟友,从鞑靼手里获得不少支援。”

  “二则是,沈家中,应有细作内奸。”

  程荀不禁睁大了眼。

  “当初,瓦剌人打的是顺风局。”

  晏决明话语含蓄,点到即止。

  程荀沉吟片刻,忍不住问道:“可是,这毕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,若真有内奸细作,恐怕早死了。且不说有多难调查,就算调查出真相,又能怎样呢?”

  程荀一边发问,一边理清思路。

  “除非……”她心中浮起一个想法,“除非,今日的一切,与二十年前,别无二致。”

  晏决明不置可否,可眼中的肃然却告诉了她答案。

  一瞬间,程荀几乎毛骨悚然。

  她喃喃道:“鞑靼人都投降了,我以为,边关至少能太平几年。”

  晏决明望着她有些苍白失落的神情,忍不住轻轻拍了拍她冰凉的手。

  “别怕,总能找到出路的。”他低声道。

  边关的和平,百姓的安宁,背叛者该付出的代价,受枉者应得的正义,都会找到出路的。

  第89章 墓园中

  两人各自思量着, 在桌前坐了许久。

  半晌后,外头传来一阵敲敲打打的喧哗声,程荀循声望去,却见李护卫已经带着人, 在前院侧间的空地上搭灵堂了。

  还有一堆正事要做, 程荀看了眼悠哉的晏决明, 有些不忿。

  她扯扯他的袖子, 催促道:

上一页下一页